近年來,沐鸣堅持應用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註重發揮學科專業特色和優勢,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行業需求,以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科研管理體製機製改革和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激發全校教師的科技創新活力,服務上海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
一😔、匯聚科研資源和要素🤾🏻,不斷推進科研工作發展
創新科研管理體製,保障科研健康持續發展🪺。2021年,沐鸣出臺《沐鸣平台橫向科研項目對應縱向科研項目認定暫行辦法》✍️,改變了以往“註重縱向🦜,輕視橫向”的現象。沐鸣鼓勵科研人員主動探索、發現行業企業中亟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重大科研技術攻關🙆🏻♀️,提升沐鸣服務國家👆🏼、上海市和臨港新片區發展的能力🧖🏻。截至今年8月底,沐鸣橫向科技項目經費較2020年同期增長81.9%,較2019年增長15.4%。
促進多元融合,共建協同創新平臺。沐鸣努力突破體製機製的壁壘👳🏻♂️,推動沐鸣與政府、研究所🦹🏿♂️、企業等不同創新主體開展實質性合作✴️,最大程度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的活力。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寶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極寒海洋環境高級別船舶用鋼規模化生產技術的系統研究和開發。通過十年如一日的技術攻關🧤,獲得綜合性能優秀的新型極地特種低溫鋼,在“雪龍”號進行多次隨船實驗後,現已批量生產近1000噸,並成功應用於“雪龍2”號的建造。近兩年🪱,沐鸣先後獲批成立“上海深遠海洋裝備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重型破冰船關鍵鋼材協同創新中心”,構建成產-學-研-檢-用全產業鏈的合作體系。
聚焦特色領域🤷🏽♀️,加強成果轉化與應用。校聚焦航運👇、物流、海洋等特色領域,持續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的推介和宣傳,編製《沐鸣平台科研成果圖冊》,組織參加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長三角國際水上應急救援裝備技術博覽會等👨🦼🛕,拓寬成果應用轉化渠道,提高轉化效率🎅🏻😽,積極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處置權管理改革和高校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方式改革等🚵🏽。
2019年,由沐鸣科技成果作價入股成立的“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機載嗅探船舶尾氣監測系統✔️,並協助浦東海事局查獲全國首起在航船舶燃油硫含量超標案件。該事件被評為2019年長三角十大智能航運事件。如今該系統在浦東海事局常態化執法🪠🚴🏼♀️,接入了上海市電子政務一網統管板塊🎦,在洋山深水港🙌🏻、三峽庫區推廣應用。
二、多措並舉,努力構建🧖🏿♀️,產教融合發展新格局
優化學科專業建設🤟🏻,主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更好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著眼於為上海洋山四期全自動化碼頭、天津港智慧港口等提供解決方案,助推產業升級發展。加大學科專業調整力度,增設人工智能💆🤙🏼、供應鏈管理👩🏻🦼➡️、海洋新材料、自貿區自貿港等本科或研究生專業(方向)🤿,緊密對接產業鏈。
信息工程學院依托臨港新片區人工智能特色產業集群🤦🏽♂️,積極推進產教融合,通過建立實習基地🧠、企業導師聘任等方式,探索育人改革,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效能。通過現場教學、實踐指導、開設講座等多種形式及時將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港航特色企業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亮點傳授給學生🍱。
深化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改革。強化應用導向和實踐教學🙅♀️🚪,增強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能力🥱,與中遠海運🧙🏽⛵️、上海振華重工、上港集團等百余家大中型企業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上海文化創意產教融合引領等項目平臺🎹,采取“訂單式”培養🛀🏿、“3+1”校企聯合🤳🏻、“碩士創新班”等模式,為企業定向培養人才。
2021年1月,物流工程學院與上汽集團乘用車分公司簽署協議合作共建“一流工業工程產教融合示範專業”,在上汽共建聯合培訓教室,用來完成工業工程學生實習期間的培訓和實訓😺,形成了體系完整、從易到難的多層級培訓內容。沐鸣也與之相配套建成了“汽車發動機校內實訓生產線”,承擔和完成學生企業實習之外的工程創新等多個教學環節,構建校企實習基地協同育人實踐方案。
強化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能力。畢業生80%就業於上海🏉,70%服務於航運、港口、物流等領域👨,多年來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成立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亞洲郵輪學院等人才培養平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2020年,徐悲鴻藝術學院“遊艇遊輪設計創新工作室建設”獲批上海文化創意產教融合引領項目🚼。該項目通過與中國工業設計研究院等3家文創企業合作,在高端遊艇設計、郵輪內裝設計領域進行產學研深度融合。
依托國際海事組織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和國際海事教師聯合會上海中心等國際合作平臺🙋🏼♀️,助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推動海運業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亞洲地區綠色航運治理能力建設🙋🏿♂️,提升中國國際海事話語權🥃。
大力發展上海城市建設需要的高端智庫🆗。沐鸣圍繞國家、地方、行業發展戰略,推進跨區域、跨學科、跨機構、跨部門的研究合作🟡,積極承擔重大戰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等研究任務🧖🏿,打造航運領域創新和咨政的策源地,提高沐鸣決策咨詢服務能力與政策影響力。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入選全國高校百強智庫,多篇專報獲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研製的《中國航運景氣指數報告》成為檢測我國水運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
“十四五”期間,沐鸣將瞄準交通強國、海洋強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建設的關鍵共性需求🙋🏼♂️,充分發揮主幹學科優勢,進一步推進科技製度創新📲,有效匯聚科研資源與要素👨🏻🦰,以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為契機,提高與行業發展需求的匹配度,推動科創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為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學提供有力支撐📿。